1999 年,28岁北大才女田晓菲嫁给53岁美国导师,父母气的咬牙切齿,但田晓菲却觉得对方就是自己一直寻找的灵魂伴侣,这辈子非他不嫁! “他比你大25岁,都可以和你爸做兄弟了,你到底图他什么,是鬼迷心窍了吗?” 得知自己精心培养的女儿,要嫁给一个可以当自己爹的“老头子”,田晓菲的母亲就气得抹眼泪,可无论她怎么劝说,女儿就是铁了心要嫁,十头牛都拉不回来。 对此,田晓菲也给出了执意嫁给自己美国导师的原因:“他是我这辈子苦苦寻求的灵魂伴侣,除了他,我谁也不嫁!” 那么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儿呢? 事情还要从田晓菲前往美国留学深造说起,1991年,田晓菲在内布拉斯加大学读完英国文学,并获得了硕士学位。 学无止境,一直是田晓菲心中的坚持,硕士学位对于她而言,还远远不够,思来想去,田晓菲便决定继续深造,这个时候,美国哈佛大学主动向田晓菲抛来了橄榄枝。 为了将田晓菲招揽过去,哈佛大学不仅免除了田晓菲所有的费用,就连衣食住行这些私人领域的花销,哈佛大学都表示可以一力全包,还会给田晓菲足够的奖学金、助学金,以及研究经费。 这样的条件让田晓菲很是心动,于是便漂洋过海前往哈佛大学,谁料,在哈佛大学,田晓菲却遇到了那个让自己陷入爱河的男人…… 男人名叫宇文所安,是田晓菲在哈佛大学学习时的导师,也是美国十分著名的汉学家。 田晓菲在读取博士期间,就与宇文所安交流频繁,二人一同探讨文学,天南海北,似乎有着无穷无尽的话题。 宇文所安对田晓菲十分欣赏,因为田晓菲确实厉害,1998年,田晓菲才27岁,却已经获得了哈佛大学的博士学位,并且是哈佛大学东亚系最为年轻的博士生。 尤其是田晓菲所做的博士论文研究,中国古典文学与西方文学之间的比较,视觉独特,让一眼看,为之震惊、佩服。 宇文所安也对中国历史文学颇有些研究,二人有共同话题也无可厚非,可没想到,在后续的接触中,二人渐渐从学生与导师的身份开始发生转变,气氛开始变得有些不同寻常。 田晓菲是一个勇于追求、敢于追求的年轻人,当她察觉到自己对宇文所安的依赖、钦佩、仰慕后,她可以确定,自己爱上了眼前那个头发已经有些许花白的男人。 1998年10月,田晓菲主动捅破了那层窗户纸,都说男追女隔座山,女追男隔层纱,在田晓菲的主动坦白心意之下,二人打破了年龄与身份的束缚,确立了恋爱关系。 这一切远在天津的父母并不知情,直到田晓菲于1999年春节,回到天津老家,父母瞅着自家女儿如此优秀,也年龄不小了,事业、爱情,还是都要有,便开始“催婚”。 谁料,田晓菲却表示,自己已经有了男朋友,且二人十分合得来,对方也很优秀,父母一听喜出望外,没想到,女儿学习方面不需要他们操心,爱情方面也如此顺风顺水。 聊着聊着,父母就开始询问自家女儿的男朋友是怎样的人,在做什么,家庭怎么样,对方年龄多大了,性格如何…… 谁料,田晓菲一开口,却直接让父母二人愣在原地,原来,田晓菲脱口而出了那句话:“他是我的导师,今年53岁,是一个十分有魅力的男人!” 这句话简直令眼前的父母不可置信,女儿确实是年龄不小了,可也才28岁啊,对方53岁,足以当女儿的爹。 “我不同意,你俩不合适,光是年龄这方面,就不匹配,我不管他多优秀,你给我趁早死心,我不要这样的女婿。” 母亲认为女儿长相漂亮,学业有成,日后好好深造,前途一片光明,肯定要找一个年龄相仿,性格相合的伴侣,而不是一个五十多岁的“爹”。 双方因为此事闹得很是不愉快,母亲后续更是苦口婆心劝说,谁料,田晓菲根本就是软硬不吃,一门心思要嫁给宇文所安。 过完春节,田晓菲再次回到了美国,1999年10月,田晓菲与宇文所安在美国一所小教堂内完成了爱情宣言,不论富贵或贫穷,疾病或健康,都会携手同行,不离不弃。 远在中国天津的父母没有前往美国参加女儿的婚礼,后续,田晓菲在美国继续深造,甚至当了哈佛大学的讲师、教授,但提起这个女儿,父母总是唉声叹气。 或许,田晓菲在学术方面做出的成就是有目共睹的,婚后的生活也是相濡以沫,可对于父母而言,始终是不尽如人意。 信息来源:凤凰网——宇文所安与田晓菲 2015-09-13